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727-2233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司日记 > 公司日记 >

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但近视肥胖

时间:2023-08-03 06:02:10 494 次浏览

信息摘要:

■聚焦点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 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9月3日,教育部召开第五场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公...

■聚焦点·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

“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9月3日,教育部召开第五场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也发现了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等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发布会就此进行了解读。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3个地市1258所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学生超37万人,覆盖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中小学生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学生营养不良持续改善。

具体而言,2019年全国6—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8%。相比2014年的调研数据,13—15岁、16—18岁、19—22岁的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分别上升5.1、1.8和0.2个百分点,初中生上升最为明显。此外,在肺活量、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初中生改善提升也最为明显。

王登峰表示,初中生体质健康改善最为明显与中考体育改革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显著增加。调研数据显示,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比率,初三学生为42.7%,高于高一学生的30.6%。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初三学生为29.2%,高于高一学生的22.6%。

数据表明,校园足球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对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9.2%,高于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22.3%。

调研发现,足量的体育锻炼时间和睡眠时间对增强身体素质、预防近视发生有积极影响。每天能够保证1小时以上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的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7.4%,显著高于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学生的17.7%。每天睡眠充足学生的近视率为47.8%,显著低于睡眠不足的学生的67.8%。每天安排两次以上眼保健操的学校的学生近视风险低于其他学校。

“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出现好转,但是问题依然严峻,青少年的近视、肥胖,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王登峰说。

破解健康课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面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意见》对学校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安排,对健康教育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王登峰说。

“坚持健康第一,是《意见》的一项基本原则。”王登峰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承担起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要把‘健康第一’真正放在教育教学、家庭和社会活动非常显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王登峰看来,《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学生健康的重点问题。一是学校的健康教育问题。体育与健康课在推进的过程中,在内容、教授方式以及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二是学校的卫生保障问题。三是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意见》提供了破题思路。

关于“谁来教”的问题,《意见》要求,发挥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和教职员工等全员育人作用。在“教什么”上,《意见》明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方面知识和技能等。在“怎么教”上,《意见》强调,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在课时保障上,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在夯实卫生工作基础方面,《意见》提出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疾病预防体系等9个方面举措,提出探索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医疗机构派驻等方式解决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配备问题,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相关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纳入教育“十四五”规划,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

让教育评价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王登峰表示,重点通过四方面工作确保《意见》落实。

第一,要真正抓好落实健康教育。近期,教育部将出台大中小幼健康教育大纲和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此外,为帮助各地各校开好健康教育课程,教育部还会组织专家,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布相关课件和资源。

第二,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中,能够享受乐趣,切实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第三,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部出台了手机、作业、睡眠、体质、读物等管理文件,都在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增加户外和体育锻炼时间。

第四,强化领导、管理、监督和评估。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纳入学校督导评价体系,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特别是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的重要评价指标。

长期以来,“重智育、轻体育”现象突出,如何确保开足开齐体育课?

“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介绍,总体上看,全国多数学校能够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比如江西省建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上网晒课表制度,并公开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重庆市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综合素质信息平台实施监测。

此外,郝风林表示,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刚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04日第1版 (林焕新 欧媚)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

400 727 2233